No.24 武田氏館 躑躅ヶ崎館 百大名城
在JR「甲府」站北口轉撘往「武田神社・積翠寺」的山梨交通公車約8分鍾,在「武田神社」下車,徒歩約1分鍾即可抵達。
百大城章 : 神社後的右方,"武田神社寶物殿"中
門票: 300 円
營業時間 : 9:00 -16:30
「武田神社」是祭拜於日本戰國時期軍神「武田信玄」的神社,建於1919年(日本大正8年),位於武田信虎、信玄、勝頼3代昔日居住的「躑躅崎館」正殿遺址。當時「躑躅崎館」位於躑躅崎西方,由此遙望可一覽富士山、南阿爾布斯、八岳連峰、御岳連山等甲斐地區群山的勝景,所以稱之為「躑躅崎館」。「武田神社」是在1915年(日本大正4年),大正天皇即位時,於武田信玄墓前追諡封爵,並由仰慕武田信玄的山梨縣民和日本政府協力建蓋,於1919年(日本大正8年)完工,並將本神社於1938年(日本昭和13年)列為重要史跡。資料來源
地圖來源: http://www.takedajinja.or.jp/
http://www.pcpulab.mydns.jp/main/takedajinjya.htm
最早知道甲府是來自日劇安妮與花子, 因為花子的家鄉就在甲府, 一直說著葡萄酒有多好喝, 餺飥麵有多好吃, 這是我對甲府最早的印象. 開始攻城後, 就開始慢慢了解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 除了有我愛的織田信長外, 當然, 武田信玄也是一直出現的,
來到甲府必去的地方之一就是祭祠武田信玄的武田神社也是躑躅崎館遺址, 由於從甲府站走到武田神社, 大概要半小時, 還都是上坡, 所以我們選擇到北口坐公車前往 (其實我們飯店門口也有公車會到, 但班次超不密集) ,大約坐個十分鐘左右就會到了, 幾乎可以說是停在門口了
我們出發時還沒有雨, 等我們下車時, 已經在下毛毛雨了,
雖然我覺得我們己經夠早到了, 沒想到在鳥居前也遇到不少日本老爺爺老奶奶的觀光客, 看來信玄公很受歡迎啊,
穿過紅色的神橋就到, 對於爬一堆古城的我們, 這裡真十分簡單抵達的百大名城
古代到現代的護城河, 楓葉才紅一點點, 不過也算很美的
過了神橋就會見到的石垣, 算是有一點古城的感覺
武田神社的鳥居, 由於我們都是11 月初去, 都會剛好遇上七五三, 有不少家長帶穿著和服的小朋友來神社進行七五三的祝禱
爬上樓梯從鳥居回看, 這條路直直走就是甲府站了, 秋天的路樹有一種特別的美
寶物殿正在展示"風林火山"的旗子哦
手水舍
呈現是武田家徽菱形圖案
正殿
因為太早到, 還看到神社的工作人員在掃地 , 秋天滿滿的落葉, 打掃起來真是辛苦
先參拜完武田神社後, 就來到在旁邊的寶物殿, 因為百大名城章在此, 當然要先付門票費才可以哦 (其實印章就在櫃台外面的旁邊, 不知只有蓋章, 不買門票進去可以嗎 ? 不過人都來了, 就順便參觀一下再走)
寶物殿內不能拍照, 就看看官網介紹 吧
這個在寶物殿外的Hello Kitty , 是信徒捐的, 不知為什麼是捐Hello Kitty
寶物殿前的貓頭鷹很可愛
菱和殿
另一邊有 名水 姬之井戶 , 可以自己裝水回去喝
水琴窟 , 這個水琴窟很有趣, 可以聽到特別的水滴聲音, 後來在上田市的柳町也有一個相似的裝置,
底に小さな穴をあけた瓶を土中埋め、わずかな水を流す。水は穴から水滴となって落ち、瓶の中で反響し、琴の音にも似た澄んだ音を地中に響かせる一つの音文化の極致である。
江戸期、文化大正の時代に庭師によって考案されたこの技術は、茶室のつくばいや庭先の手水鉢に設えられ、数奇者たちに愛でられました。
水琴窟是在江戶及大正時期庭園設計者所作出的, 在底部有小孔, 讓水慢慢的滴下, 呈現出像古箏的聲音, 據說聽久很療瘱, 但蹲在這裡聽太久很累吧XD
有銀杏跟楓葉
在逛完武田神社後, 我們到對面的土產店吃很信玄冰, 光吃這個冰就好冷了 (因為還一邊下著雨) , 其實桔梗冰就是用加在桔梗信玄餅上的黃豆餅及黑糖蜜淋在霜淇淋上而己, 味道還不錯,
吃完後, 看一下公車時刻表, 還要 20 分鐘, 剛來來時看到山梨大學內的銀杏很美, 我們就決定用走的走回車站
路上也有一些史蹟標示
路上經過山梨大學, 但實在太多學生走在路上, 不好意思拍照, 只快快的拍了一張就走了
路燈上還有裝飾, 秋天的路上很美, 但是下著毛毛雨讓我們不得不加快腳步了
接下來是甲州夢小路跟甲府城